“新三板”是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俗称,其定位是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股权和融资平台。之所以称之为“新”,是为了与2001年设立的三板市场即“老三板”区分。
“老三板”是为了解决主板退市问题以及原STAQ、NET系统内存在有法人股历史遗留问题(首批挂牌交易的公司包括大自然、长白、清远建北、海国实、京中 兴和华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成立,后被称为“老三板”。由于“老三板”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再次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长期被冷落。为了改变我国资本市场柜台交易落后局面,同时为更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的机会,2006年初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新的股份转让系统,因 与“老三板”标的明显不同,被形象称为“新三板”。
2006年1月“新三板”挂牌启动首先在深交所进行,经国务院批准,由证监会牵头对中关村园区内的高新技术股份制公司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开展试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启动。由此预示着 “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三板”挂牌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此前新三板已挂牌企业仅356家。
2012年9月20日,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是继沪深交易所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大陆证券交易所“三足鼎立”的格局已 经形成,其中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为上市公司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是为非上市公司服务。
2013年1月16日,在北京市金融街金阳大厦举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仪式,意味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转入北京证券交易所。
2013年12月,国务院发布针对新三板市场“升级”的《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市场的热度一度并不逊于暂停一年之久的IPO市场。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迎来了史上最大一次扩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挂牌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268家企业齐聚于此,集体挂牌新三板,至此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量超过600家。
对此,有券商大胆预计,未来5年累计将有约7000家企业挂牌,总市值约1.4万亿元。可以想象未来,证券公司、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将亲历“新三板”这场财富盛宴,被业界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新三板”面向全国扩容后,据最新消息显示,目前这个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银行、投资机构进场。
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条件:不设财务指标要求,其业务规则中有5条标准:
1、依法存续满2年;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业务明确不是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不是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3、依法合规运作;
4、权属清晰股票发行转让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承诺持续督导。
在挂牌准入条件中不设财务指标。为了提高覆盖面和包容性,服务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全国股份转 让系统对申请挂牌公司不设置财务指标要求,但要求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由市场和投资者自行判断。